設備研發意義:
生活垃圾處理指日常生活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的處理,包括生活垃圾的源頭減量、清掃、分類收集、儲存、運輸、處理、處置及相關管理活動。處理目的是減少垃圾產量,使垃圾的“質”(成分與特性)與“量”更適于后續處理或最終處置的要求。
垃圾處理遵循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節約資金、節約土地和居民滿意等準則,因地制宜,綜合處理,逐級減量。例如為了便于運輸和減少費用,常進行壓縮處理;為了回收有用物質,常需加以破碎處理和分選處理。如果采用焚燒或土地填埋作最終處置方法,也需對垃圾先作適當的破碎、分選等處理,使處置更為有效。
在城市化進程中,垃圾作為城市代謝的產物曾經是城市發展的負擔,世界上許多城市均有過垃圾圍城的局面。而如今,垃圾又被認為是最具開發潛力、永不枯竭的“城市礦藏”,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這既是對垃圾認識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
中國垃圾處理行業起步晚,但通過不斷的發展,我國垃圾處理產業初具規模,垃圾處理市場容量有了顯著增加,市場滲透率迅速提高,進入環衛行業的企業數量也在迅猛增加。
隨著國家政策的推進以及市場需求的加大,市場上越來越多的生活垃圾處理設備應運而生。而贛林干燥借助多年的專業行業經驗,精準抓取市場先機,率先進入生活垃圾處理行業,通過多年的投入與研發,針對生活垃圾處理這一難題,推出針對生活垃圾處理的設備和生產線,能夠成功地解決這些生活垃圾處理的難題。
設備特點:
1,能夠調節垃圾焚燒時間和焚燒量。
2,能夠有效控制垃圾焚燒的溫度。
3.能夠科學環保解決焚燒爐產生煙灰處理。
4.能夠將焚燒爐中高溫煙氣抽離出來,換熱除塵為符合環保要求氣體。
5,能夠避免設備干燥系統大量煙灰進入干燥機內污染產品。
涉及部分相關設備的基本信息:
焚燒爐:
焚燒爐是常用于醫療及生活廢品、動物無害化處理方面的一種無害化處理設備。其原理是利用煤、燃油、燃氣等燃料的燃燒,將要處理的物體進行高溫的焚毀碳化,以達到消毒的目的。
從不同的角 度有很多種分類方法。按焚燒室分類 可分為:按爐型分類可分為 固定爐排爐、機械爐排爐、流化床焚燒 爐(主要用來處理工業垃圾)、回轉窯爐 等。為增強生活垃圾焚燒的效果,經常 在焚燒中應用熱分解和氣化(熔融)技 術。爐排焚燒爐原理為:將垃圾供應到 耐熱鑄鐵(鋼)的爐排上,從爐排下部通 風,使垃圾燃燒。流化床焚燒爐的焚燒 原理為:在塔型爐底部多孔管中通風, 使其上砂層流動形成流動層,粉碎后的 垃圾被投入后,在爐內與流動砂(650~ 800℃)接觸,從而瞬間燃燒,燃燒后的 灰分被燃燒氣體帶到煙氣處理系統。 氣化熔融爐的焚燒原理為:先將垃圾在 450~600℃的還原性氣氛中熱分解為 可燃性氣體以及以炭為主的固體殘渣, 然后再進行燃燒并熔融。焚燒爐的設 計時要綜合考慮工廠的處理規模、待處 理垃圾的性質、爐排機械負荷和熱負 荷、燃燒室熱負荷、燃燒室出口溫度和 煙氣滯留時間以及熱灼減率等來進行 設計。
焚燒爐的使用需要考慮環保的要求,排放標準需遵守《建議修改為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征求意見稿GB18484-2001》。垃圾焚燒煙氣中的飛灰在焚燒爐過熱器區域結渣,可能導致焚燒爐停機,影響焚燒發電的經濟性。為探索焚燒爐受熱面結渣機制,采用燃油產生的煙氣和工業焚燒爐的飛灰混合模擬垃圾焚燒煙氣,研究了過熱器的運行工況、溫度、布置形式、幾何尺寸等對結渣過程的影響。利用掃描電鏡/能譜分析、X射線熒光分析和X射線衍射等方法分析了渣的成分與物相。結果表明:高溫煙氣有利于渣塊的形成,在實驗過程中當溫度高于450℃時,開始形成黏結性積灰,當溫度高于460℃時,受熱面開始結渣。管子壁面溫度對結渣有直接影響,降低管壁溫度可以抑制結渣過程。幾何因素(管徑)對結渣影響較大,直徑較小的管子更容易結渣。另外,含有低熔點、高黏結性物質較多的顆粒更容易沉積形成結渣。渣中主要物相為:Ca2SiO4、Ca9(Al6O18)、Ca2Al(AlSiO7)、Fe2O3。低熔點化合物如KCl、CaCl2在結渣的初始層起到了黏合劑的作用。幾何因素、溫度對結渣過程的影響與實際垃圾焚燒爐改造和運行狀況吻合。
符合國家對焚燒爐的執行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環境污染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正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6年8月1日)
《小型焚燒爐技術條件》JB/T 10192-2012
焚燒的主要目的是盡可能焚毀廢物,使被焚燒的物質變為無害和最大限度地減容,并盡量減少新的污染物質產生,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對于大、中型的廢物焚燒廠,能同時實現使廢物減量、徹底焚毀廢物中的毒性物質,以及回收利用焚燒產生的廢熱這三個目的。
焚燒法不但可以處理固體廢物,還可以處理液體廢物和氣體廢物;不但可以處理城市垃圾和一般工業廢物,而且可以用于處理危險廢物。危險廢物中的有機固態、液態和氣態廢物,常常采用焚燒來處理。在焚燒處理城市生活垃圾時,也常常將垃圾焚燒處理前暫時貯存過程中產生的滲濾液和臭氣引入焚燒爐焚燒處理。
焚燒適宜處理有機成分多、熱值高的廢物。當處理可燃有機物組分含量很少的廢物時,需補加大量的燃料,這會使運行費用增高。但如果有條件輔以適當的廢熱回收裝置,則可彌補上述缺點,降低廢物焚燒成本,從而使焚燒法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回轉滾筒干燥機:
回轉滾筒干燥機主要用于硬磁鐵氧體粉料的預燒,亦可應用于水泥、冶金、化工等行業。設備由主窯及其支承傳動裝置、冷卻管、燃油系統、電氣控制、二次進風裝置、排氣除塵裝置和預熱窯體等組成。具有超溫報警、過載報警、工作溫度自動控制、窯內氧氣可調等功能。
主要由供熱源、上料機、進料機、回轉滾筒、出料機、引風機、卸料器和配電柜構成;脫水后的濕物料從干燥機一端投入后,在內筒均布的抄板器翻動下,物料在干燥器內均勻分布與分散,并與并流(逆流)的熱空氣充分接觸,加快了干燥傳熱,傳質推動力。在干燥過程中,物料在帶有傾斜度的抄板和熱氣流的作用下,可調控地運動至干燥機另一段星形卸料閥排出成品。
滾筒干燥機、回轉筒干燥機雖大體類同,但具有較多的烘干機型號和系列。國內不同的干燥設備企業生產中主打系列也會有所不同。我們在此主要說明的是HZG轉筒式烘干機。
滾筒干燥機、回轉筒干燥機處理量大,操作簡便,烘干效果好,被干燥的物料與熱風直接接觸,以對流傳熱的方式進行干燥。按照熱風與物料之間的流動方向,分為并流式和逆流式。在并流式中熱風與物料移動方向相同,入口處溫度較高的熱風與濕含量較高的物料接觸。因物料處于表面汽化階段,故產品溫度仍然大致保持濕球溫度。
滾筒干燥機、回轉筒干燥機出口側的物料雖然溫度在升高,但此時的熱風溫度已經降低,故產品的溫度升高不會太大。因此選用較高的熱風入口溫度,不會影響產品的質量。這對于熱敏性物料的干燥包括那些含有易揮發成份物料的干燥,例如肥料行業中銨基鹽的干燥是適宜的。但對于銨基鹽的干燥,物料溫度應低于90℃,以免發生燃燒。
另外,對于附著性較大的物料,選用并流干燥也十分有利。在逆流式中熱風流動方向和物料移動方向相反。對于耐高溫的物料,采用逆流干燥,熱利用率高。干燥器的空氣出口溫度在并流式中一般應高于物料出口溫度約10 -20℃。在逆流式中空氣出口溫度沒有明確規定,但設計時采用100℃作為出口溫度比較合理。
常規直熱式回轉滾筒干燥機的筒體直徑一般為0.4~3m,筒體長度與筒體直徑之比一般為4~10。干燥機的圓周速度為0.4~0 .6m /s,空氣速度在1.5~2 .5m /s范圍內。
設備特點:
1、轉筒干燥器機械化程度高,生產能力較大,可連續運轉2、流體通過筒體阻力小,功能消耗低
3、對物料特性的適應性比較強
4、操作穩定上,操作費用較低,產品干燥的均勻性好
5、結構優良﹑簡單﹑物料通過筒體阻力運行平穩﹑操作方便。
水膜除塵器:
水膜除塵器:是一種利用含塵氣體沖擊除塵器內壁或其他特殊構件上用某種方法造成的水膜,使粉塵被水膜捕獲,氣體得到凈化的凈化設備。包括沖擊水膜、惰性(百葉)水膜和離心水膜除塵器等多種分類。 水膜除塵器工作原理是:含塵氣體由筒體下部順切向引入,旋轉上升,塵粒受離心力作用而被分離,拋向筒體內壁,被筒體內壁流動的水膜層所吸附,隨水流到底部錐體,經排塵口卸出。水膜層的形成是由布置在筒體的上部幾個噴嘴、將水順切向噴至器壁。這樣,在筒體內壁始終覆蓋一層旋轉向下流動的很薄水膜,達到提高除塵效果的目的。
沉降室:
沉降室是最簡單的除塵設備,早期曾用于立窯除塵或其他除塵設備前降低廢氣的含塵濃度,現在已不作為單獨的除塵器使用,但是兩個設備的連接部分或多條管道的匯接點,對粉塵往往起著沉降作用。如回轉窯或烘干機等尾部、窯磨一體機的匯風箱等可以看作沉降室。煙氣進入沉降室后由于面積擴展,速度降低,大顆粒粉塵由于沉降速度高,在煙氣未流出沉降室前就已降落到底,由沉降室底部儲存灰斗收集,未沉降下來的粉塵隨煙氣帶出。安裝在窯爐等熱工設備后面的沉降室主要是方便相鄰設備的連接,它的除塵效率一般只有30%左右,僅作為初步凈化用,也為后面的除塵設備運行創造有利條件。
管式換熱器:
管式(又稱管殼式、列管式) 換熱器是最典型的間壁式換熱器,它在工業上的應用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換熱器中占據主導地位。 管式換熱器主要有殼體、管束、管板和封頭等部分組成,殼體多呈圓形,內部裝有平行管束,管束兩端固定于管板上。
在管式換熱器內進行換熱的兩種流體,一種在管內流動,其行程稱為管程;一種在管外流動,其行程稱為殼程。管束的壁面即為傳熱面。為提高管外流體給熱系數,通常在殼體內安裝一定數量的橫向折流檔板。折流檔板不僅可防止流體短路,增加流體速度,還迫使流體按規定路徑多次錯流通過管束,使湍動程度大為增加。常用的檔板有圓缺形和圓盤形兩種,前者應用更為廣泛.。流體在管內每通過管束一次稱為一個管程,每通過殼體一次稱為一個殼程。為提高管內流體的速度,可在兩端封頭內設置適當隔板,將全部管子平均分隔成若干組。這樣,流體可每次只通過部分管子而往返管束多次,稱為多管程。同樣,為提高管外流速,可在殼體內安裝縱向檔板使流體多次通過殼體空間,稱多殼程。在管式換熱器內,由于管內外流體溫度不同,殼體和管束的溫度也不同。
設備現場就位圖: